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有它自身獨特的構成要素,構成雕塑的最基本要素有形體、空間、
色彩、量感、材質等。這些要素中,形體是傳統雕塑最本質的語言。從雕塑的發展歷史中,我們可以看到,不同歷史時期的雕塑家對這些基本要素的注重點有所不同。傳統的西方雕塑家關注最多的元素是雕塑的形體,如文藝復興時期的米開朗基羅及隨后的貝尼尼,他們在創作的時候,更多地注重形體的穿插和處理。而20世紀初期的亨利·摩爾在關注形體處理的同時,著重研究了對雕塑空間的處理。他的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其人體雕塑上的各種“孔洞”。摩爾的探索和創新使雕塑的空間越發地豐富起來了。而當綜合材料悄無聲息地融入雕塑之時,雕塑家逐漸對雕塑的另一基本要素— — 材質關注起來了。傳統的雕塑使用最多的是木、石、金屬等硬質材料,隨著雕塑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材料被應用于雕塑創作之中,紙張、麻繩、光、水等不一而足。這些新材料的加人大大豐富了雕塑的形態。色彩作為雕塑中一個重要的元素,雖在雕塑發展的前期不被雕塑家們所重視,但作為極有表現力的元素之一,在現代主義興起之后,越來越多的雕塑家對色彩的應用開始關注和重視起來。
玻璃鋼雕塑從誕生之日起就帶有材質本身的色彩,盡管這些色彩并非“有意為之”。從歷史上
遺留下來的雕塑作品來看,這一情況從雕塑藝術誕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延續至今。無論是法國布魯尼柯Bruniquel地區出土的雕刻在馴鹿角上的躍馬,還是發掘于奧地利摩拉維亞的威倫道夫的“維納斯”,都保持著材質本身的色彩。我們可以推測,在舊石器時代,原始人類在選取材料的時候,不免傾向于選擇一些形狀合適、顏色好看的材料進行雕刻。選擇不同顏色的材料,其本身即是人類的一種主觀能動活動,雖然這一活動處于朦朧階段,但它同樣具有凡的意義。